鼍龙吼其北

出自元代方回的《学诗吟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uó lóng hǒu qí běi,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我寓侍郎桥,夜枕闻五德。
四更即不眠,东望逆曙色。
南睨三芭阁,千灯破暗黑。
百八仙林钟,鼍龙吼其北
繄此倚阑人,四海谁我识。
未能朱晦翁,乡邦续道脉。
()
夜枕五德: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史记·张丞相列传》:“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文选·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蔡邕注:“五德,五行之德。自伏羲已下,帝王相代,各据其一行。始於木,终於水,则復始也。”唐张说《应制和千秋节》诗:“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何晏集解引汉郑玄曰:“言夫子行此五德而得之。”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智、信、仁、勇、严。《孙子·始计》“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三国魏曹操注:“将宜五德备也。”唐王维《谢集贤学士表》:“固当宣其五德,列在四科。”赵殿成笺:“《新论》:五德者,智、信、仁、勇、严也。”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汉郑玄笺:“玉有五德。”孔颖达疏引《聘义》:“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孚尹旁达,信也。”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韩诗外传》卷二:“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鬭,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唐白居易《池鹤八绝句·鸡赠鹤》:“一声警露君能薄,五德司晨我用多。”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晋陆云《寒蝉赋》:“夫头上有绣,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即其信也……迈休声之五德,岂鸣鸡之独珍。”东、西、南、北、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汉书·郊祀志下》:“耕耘五德,朝种暮穫。”颜师古注引晋灼曰:“五德东方甲,南方丙,西方庚,北方壬,中央戊。种五色禾於此地为耕耘也。”
不眠曙色:曙色shǔsè破晓时的天色从窗口透进了灰白的曙色。
千灯暗黑:黑暗,没有光线。
仙林龙吼四海:1.指全国各地,指天下、全国;也可指世界各地。另有“豪放、豁达”的意思。2.四方。泛指四方之地。
未能:不能。
乡邦续道

《学诗吟十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住在侍郎桥边,夜晚躺在床上闻到五德之气。到了四更时分,我仍然无法入眠,眺望东方逆转的曙光。向南眺望,可以看见三芭阁,千盏灯火破除黑暗。百八仙林的钟声传来,鼍龙在北方咆哮。我站在这里,倚着栏杆,不知有谁能认识我,四海之内都不曾遇到。我还未能继承朱晦老人的智慧,为乡邦传承道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方回夜晚思考诗歌的场景和内心的追求。作者住在侍郎桥边,通过感受夜晚的空气中弥漫的五德之气,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渴望。尽管已经很晚了,作者仍然难以入眠,他向东方眺望,期待着黎明的到来。他以诗人的眼光观察周围的景象,注视着南方的三芭阁,感受到了灯火破除黑暗的力量。同时,他聆听着百八仙林钟声的回响,鼍龙的吼声从北方传来,这些景象都在诗人的内心中引发了强烈的共鸣。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渴望,他站在栏杆旁,期待能够被人认识和理解,但他意识到自己还未能达到朱晦老人那样的智慧,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继承和传承乡邦的道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夜晚的思考和感悟,展现出诗人对诗歌的追求和执着。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感受,将自己与自然、与时光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智慧的渴望。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张力,通过对东方逆转的曙光、南方的三芭阁、百八仙林钟声和鼍龙吼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最后,作者以自我怀疑和思索的态度,表达了对自身不足的认识,并展示了对朱晦老人智慧的敬仰和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和道德传承的思考,给人以启发和思索的余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