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絮谁与理

出自元代方回的《秀亭秋怀十五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ì xù shuí yǔ lǐ,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秋风西北来,一夕几万里。
湛湛长江枫,落叶逝流水。
自非贞劲草,颜色槁欲死。
时当蛰蛟龙,么麼况蝼蚁。
塞墐非不可,旨蓄焉所恃。
空褚乏裳衣,敝絮谁与理
阳春何日还,悲哉远游子。
()
秋风:1.秋季的风。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3.蟋蟀的别名。
落叶:掉落的叶片。
流水:1.流动的水;活水。2.谓水向低处流逝。3.形容流逝的岁月。4.像流水一样接连不断。5.京剧的一种板式。节奏紧促,每个分句之间停顿不明显,是一种叙述性较强的曲调,用于表现轻松愉快或慷慨激昂的情绪。6.指商店的销货金额。
非贞劲草:劲草jìngcǎo∶茎坚韧的草∶比喻坚强不屈的人劲草不为劲风而折。
颜色:(名)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红~|~鲜艳。②指显示出来让人知道厉害的脸色或行动:给他点~瞧瞧!③姿色(多见于旧戏曲、小说):这女子有几分~。
蛟龙: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蝼蚁:(名)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裳衣阳春:(名)指春天:~三月。
游子: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秀亭秋怀十五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以秋风的来临为开篇,秋风从西北吹来,一夜之间便吹过了几万里的距离。接着,描述了湛蓝的长江和随风飘落的枫叶,枫叶随水流逝而去。作者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物,表达了秋天的凄凉和时光的流逝。

接下来,诗中转向自身的感叹。作者提到自己不像坚贞的青草一样,颜色已经枯槁快要死去。这里,青草可能象征着坚强和生命力,而作者则感到自己的力量和精神状态已经衰弱。他将自己与正在蛰伏的巨龙相比,认为自己不足以与之相提并论,更何况只是微不足道的蝼蚁。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远行的悲伤。他认为自己必须前往边疆,但那里的生活条件艰苦,没有衣物可以穿,甚至连破烂的棉絮都不足以理会。他痛惜自己不能享受阳春时节的美好,对远行的游子感到悲哀和惋惜。

整首诗以秋天为主题,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身内心的感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自我反思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方回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独特体验的抒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