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黠逞所为

出自元代方回的《西斋秋感二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 xiá chěng suǒ wé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蛇鼠必夜出,鸱鸮以暗鸣。
有时亦不然,白昼或纵横。
风俗昔忠厚,文物当承平。
一夫负微惹,不逃清议评。
古道□□丧,时危惊乱兵。
奸黠逞所为,气骄货宝盈。
一有指与讥,祸患可立生。
儒士菜色面,仰天但吞声。
()
鸱鸮,白昼,纵横,风俗昔,忠厚,文物,一夫,清议

《西斋秋感二十首》是宋代方回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西斋秋感二十首

蛇鼠必夜出,鸱鸮以暗鸣。
有时亦不然,白昼或纵横。
风俗昔忠厚,文物当承平。
一夫负微惹,不逃清议评。
古道□□丧,时危惊乱兵。
奸黠逞所为,气骄货宝盈。
一有指与讥,祸患可立生。
儒士菜色面,仰天但吞声。

诗词中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和社会风貌,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士人的苦衷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西斋为背景,通过描绘蛇鼠夜出、鸱鸮暗鸣的景象,表达了社会中邪恶势力的存在和隐匿不见的危险。作者指出,即便在白天,邪恶势力也可能横行。这种情况下,风俗的忠厚和文物的保护将难以为继。作者提到即便是微小的过错也可能引起清议评判,一旦古道失修,时局动荡,奸黠之徒便会肆意妄为,气焰嚣张,财富累积。只需一句批评或讥讽,祸患就可能降临。儒士们不得不低头忍气吞声,默默承受压迫。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宋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包括社会风气的腐败、法制的薄弱以及士人的困境。它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同时也呼吁人们保持正直和公正,不被权势所胁迫,尽力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总而言之,这首诗词通过细腻而深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关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矛盾和问题。它以朴实的语言和形象,传达了一种忧愤之情,呼唤社会正义和人们的担当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