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多才莫试

出自宋代杜范的《挽叶子仪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ǐ duō cái mò sh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当年共短檠,心事熟论评。
岂我非同志,於公不用情。
几多才莫试,有此恨难平。
旧友凋零尽,悲哉伐木声。
()
心事,论评,同志,不用,莫试,旧友,凋零,伐木声

《挽叶子仪二首》是宋代诗人杜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叶子仪二首

当年共短檠,心事熟论评。
岂我非同志,於公不用情。
几多才莫试,有此恨难平。
旧友凋零尽,悲哉伐木声。

译文:
曾与叶子仪共同事业的时光如今已经短暂,内心的事情已经深入周详地讨论评价过。
难道我不是与叶子仪有相同志向的人吗?然而对于公众来说,我不能表露情感。
多少才华无法得到试用,因此有这样的遗憾难以平复。
旧日的朋友们相继凋零消逝,伐木的声音使人悲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杜范对友人叶子仪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与叶子仪共同从事一项事业,但时间过得很快,他们的合作似乎只是转瞬即逝。诗人内心深思熟虑,对过去的经历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评估。

诗中,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自己与叶子仪有着相同的志向,但对于公众来说,他不能表露出自己的感情。这可能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个人情感在公共场合不宜过于外露,需要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

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他对未能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遗憾,也表现出他对逝去的旧友的悲伤之情。旧友们一个个消逝,如同凋零的叶子一样,让他感到悲伤和沉思。最后一句“伐木声”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似乎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和一切都在变迁中消逝。

整首诗词以简洁、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才华和光阴流转的思考和感慨。通过描写个人的情感经历,诗人抒发了内心的郁结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使读者在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

杜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