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不作上方游

出自宋代陈文蔚的《子京以长篇告别值予欲出一绝谢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èr nián bù zuò shàng fāng yóu,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二年不作上方游,一日重寻旧话头。
却恨婵娟成两处,清尊无分共中秋。
()
话头,清尊

《子京以长篇告别值予欲出一绝谢之》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二年未有作品问世,因此对诗人的关心和期待的人怀有愧疚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年不作上方游,
一日重寻旧话头。
却恨婵娟成两处,
清尊无分共中秋。

诗意:
这两年来,我一直没有作品问世,
直到今天,我才重新寻找起旧日的灵感。
然而,我却为那美丽的月亮分散了心思,
在这个共同欢庆中秋的夜晚,我无法与你们共享清酒。

赏析:
这首诗以自传体的方式,表达了诗人陈文蔚对自己长时间没有作品问世的自责和愧疚之情。诗人在前两句中直接说明了自己已经有两年时间没有创作了,这个时间的长短使他感到自己对赞美自然之美的责任没有履行到位。而在第三、四句中,诗人用"婵娟"来象征美丽的月亮,表达了他在追求诗歌创作时候的分心和困惑,他对于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作而感到遗憾。最后两句以"清尊无分共中秋"一语,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佳节时无法与他人共享诗酒的遗憾之情。

通过这首诗,陈文蔚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读者分享,展示了一个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心挣扎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同时,他通过对中秋节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与季节的氛围相结合,使诗歌更富有意境和文化内涵。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状态的思考和反思,凸显了他对于艺术追求的坚持和对美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陈文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