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贤棲知几许。宋代。陈文蔚。我来未试烹茶水,且读石上涪翁诗。上卧百尽晴蝃蝀,下贮一匣青玻璃。渊深知是蛟龙宅,风怒似挟熊虎威。自古贤棲知几许,今有精藏翠微。
《庐山杂咏·棲紧三峡桥》是宋代陈文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我来未试烹茶水,且读石上涪翁诗。
上卧百尽晴蝃蝀,下贮一匣青玻璃。
渊深知是蛟龙宅,风怒似挟熊虎威。
自古贤棲知几许,今有精藏翠微。
诗意:
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庐山的一番景象和心境。诗中作者来到这里,尚未品尝茶水的美味,却先读了涪翁(指唐代诗人杜牧)刻在石上的诗作。上方是高耸入云的奇峰,云雾散尽,山川景色尽收眼底;下方是储存着一匣青玻璃(指茶叶)的茶箱。作者深知庐山的深邃如同蛟龙的居所,而呼啸的风则带有熊虎的威势。自古以来,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在这样的寂静之地棲息,现今也有人将珍贵的翠绿之物(指茶叶)收藏其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景色和茶文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文化的赞美和欣赏之情。庐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之一,以其险峻的山峰和秀丽的风景闻名于世。诗中的晴蝃蝀形容云雾散尽后的景色,给人以宽广开阔的感觉,与上方高耸的山峰形成鲜明的对比。茶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被赋予了珍贵的价值。作者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和茶叶的珍贵收藏,抒发了对自然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字句表达了作者对庐山景色和茶文化的喜爱,并融入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山水和精神居所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的对比,诗中展现了作者对庐山的景色和茶叶的独特理解,传递了一种平和、宁静的心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山水和文化的追求,以及对精神居所的向往。整体而言,该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陈文蔚。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