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知人怨首阳希

出自宋代陈普的《咏史上·李膺范滂》,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ēng zhī rén yuàn shǒu yáng x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凤麟自古待明时,矶虱何堪论是非。
可是首阳可埋骨,争知人怨首阳希
()
是非:1.对与错;正确和谬误:明辨~。2.口舌;纠纷:招惹~。搬弄~。3.评论;褒贬
可是:1.表示转折,前面常常有“虽然”之类表示让步的连词呼应:大家虽然很累,~都很愉快。2.真是;实在是:她家媳妇那个贤惠,~百里挑一。

《咏史上·李膺范滂》是宋代诗人陈普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凤麟自古待明时,
矶虱何堪论是非。
可是首阳可埋骨,
争知人怨首阳希。

诗意:
这首诗以历史上的人物李膺和范滂为题材,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和思考。诗中通过凤麟与矶虱的对比,表达了人物的高下和伟大与平凡之间的差距。首阳是指李膺的墓地,诗人认为李膺可以被埋葬在首阳,可见他的卓越和功绩。然而,人们很难了解李膺的内心感受和他所受到的诽谤和怨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李膺和范滂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和命运。凤麟和矶虱的对比象征着卓越和平庸之间的差距,凤麟代表着李膺的卓越才能和成就,而矶虱则代表了范滂的平凡和无足轻重。首阳作为李膺的墓地,暗示着他的伟大和功绩,但诗人也指出人们很难真正了解李膺的内心世界和他所经历的困难和诽谤。这种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讨,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迪意义。

陈普通过这首诗词,通过对李膺和范滂的对比,表达了对英雄和平凡人命运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人性的探讨和对历史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伟人和普通人生命意义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历史人物的命运和人性的复杂性,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