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死后惟董子

出自宋代陈普的《咏史上·董仲舒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èng kē sǐ hòu wéi dǒng zi,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孟轲死后惟董子,道义两言扩古今。
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
()
道义,古今,落落,千秋,不遇,知音

这是宋代陈普创作的诗词《咏史上·董仲舒三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咏史上·董仲舒三首》中,陈普以董仲舒为主题,表达了对孟轲去世后唯有董仲舒能继承其遗志的敬佩之情。董仲舒是汉代儒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于传承和发展儒家学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诗词的中文译文:
孟轲死后只有董仲舒,
道义两言扩展古今。
性善七篇何落落,
千秋不遇一位知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颂董仲舒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诗词开头提及孟轲去世后,唯有董仲舒能够继承他的遗志。董仲舒在道德伦理方面的思想表达,扩展了儒家学说的内涵,使其能够与古代和现代的价值观相契合。接着,诗中提到了董仲舒著作中的《性善篇》,称它为“七篇”,并使用了形容词“何落落”,表达了对其思想的推崇。最后两句“千秋不遇一位知音”,表达了董仲舒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他的学说并不被时代完全理解和接纳,只有少数人能真正领悟他的思想。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董仲舒及其思想的赞美之情。通过对董仲舒的称颂,诗词传达了对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知音难得的思考。整首诗以古人为题材,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咏史,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尊重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陈普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