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万古此山中

出自宋代陈杰的《柴桑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n shēng wàn gǔ cǐ shān zhō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消磨甲子门前柳,傲睨羲皇膝上桐。
晋宋一杯无认处,先生万古此山中
()
消磨:(动)①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灭:~志气。②度过(时间,多指虚度):~时光。[近]消遣。
甲子:古代以干支纪日或纪年。甲为十干之首,子为十二支之首,干支次第相配,可配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共六十种,统称为「甲子」。
认处先生:(名)①老师(前面一般都加姓或名):李~|太炎~。②对知识分子的称呼。③对男子的尊称:~们、女士们。④旧时仆人称男主人。⑤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都带人称代词做定语):她~出差了。⑥(方)医生。⑦旧时称管账的人:账房~。⑧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算命~。
万古:1.犹远古。2.犹万代;万世。形容经历的年代久远。

《柴桑图》是宋代诗人陈杰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消磨甲子门前柳,
傲睨羲皇膝上桐。
晋宋一杯无认处,
先生万古此山中。

译文:
消磨了六十年的柴门柳,
自豪地瞧着羲皇膝上的桐树。
晋宋时期的同辈已无处可辩,
先生的名声千古留在这座山中。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生活和身份的思考。诗中的柴门柳指的是在柴门前生活了六十年的平凡人,消磨了大半生,而羲皇膝上的桐树则象征着权贵和显赫的地位。诗人通过对比,借用“傲睨”一词,表达了对权贵的不屑和厌倦。晋宋时期的同辈已无处可辩,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先生(可能指前辈文人)的崇敬和对其名声的赞美,认为先生的声名将在万古流传,留存在这片山水之间。

赏析:
《柴桑图》通过对柴门柳和羲皇膝上的桐树的对比,揭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身份地位的思考。诗中的柴门柳代表了平凡人的生活,而羲皇膝上的桐树则象征了权贵和显赫的地位。作者对权贵的态度是“傲睨”,表现了对虚荣和权力的不屑。晋宋时期的同辈已无处可辩,表明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先辈文人的敬仰和对其名声的认可,认为他们的声名将流传千古,留存在这片山水之间。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和时光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文人的崇敬和对自身身份的认知。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