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语然不然

出自宋代晁公溯的《示中岩长老子文》,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ǐ yǔ rán bù rán,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我为应真来,欲结无生缘。
不食中岩饭,但酌中岩泉。
莫言一杯水,实具五味禅。
请师问应真,此语然不然
()
生缘,不食,实具

《示中岩长老子文》是宋代晁公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我为了回应真理而来到这里,
希望能与无生的缘分结合。
我不食用中岩的饭食,
只饮用中岩的泉水。
不要说只是一杯水,
其中蕴含了五味的禅意。
请问大师,回应真理的话语,
是真实存在还是虚幻之说?

诗意和赏析:
《示中岩长老子文》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的"中岩"可以理解为修行之地,是一种超越尘世的存在。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来到这个地方的目的,他渴望与真理相通,希望能够与无生的缘分结合。通过选择不食用中岩的饭食,只饮用中岩的泉水,诗人意味深长地传达了他对内心纯净和超脱尘俗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一杯水"具有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着普通的饮品,更是指代禅修中的心境体验。诗人认为,在这一杯水中,蕴含了五味的禅意,表达了修行者通过内心的感悟和体验,能够从平凡的事物中领悟到无尽的智慧和禅境。

最后两句请师问应真,探讨回应真理的存在与否,旨在引发读者对真实性的思考。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通过提出疑问,诗人希望激发人们对真理和存在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这首诗词以简洁、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真理和超越尘世的追求,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意义和存在的思考。它通过禅修的隐喻,将生活中普通的事物与内心的体验相联系,展示了智慧和禅境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公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