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穿梅径花争落

出自宋代孔武仲的《发浔阳》,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uè chuān méi jìng huā zhēng luò,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西游不敢避残年,兄弟分携楚水边。
浩荡东风回草木,朦瞳晓色满山川。
却穿梅径花争落,久憩邮亭日未偏。
安佚竟非儒者事,虺陨我马亦须鞭。
()
西游,不敢,残年,兄弟,分携,浩荡,东风,草木,晓色,山川,梅径,争落,邮亭,儒者

《发浔阳》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游不敢避残年,
兄弟分携楚水边。
浩荡东风回草木,
朦瞳晓色满山川。
却穿梅径花争落,
久憩邮亭日未偏。
安佚竟非儒者事,
虺陨我马亦须鞭。

诗意:
《发浔阳》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不愿退隐避世,而是积极向前,勇敢面对岁月的流逝。诗人与兄弟分别在楚水边,意味着离别之情和各自追求的道路。诗中通过描绘东风吹拂、山川朦胧的景象,表达了大自然的恢弘和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示。首句“西游不敢避残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恐惧,他不愿意被岁月束缚,而是选择积极行动。接着,“兄弟分携楚水边”揭示了离别之情,兄弟们各自追求不同的人生道路。

诗中的“浩荡东风回草木,朦瞳晓色满山川”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通过东风吹拂的场景,展示了自然的恢弘和永恒。这与人生短暂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接下来的描写“却穿梅径花争落,久憩邮亭日未偏”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喜怒哀乐。梅花凋零,暗示着时间的无情,而在邮亭久憩的描写中,则体现了诗人对短暂的喘息和宁静的向往。

最后两句“安佚竟非儒者事,虺陨我马亦须鞭”表达了诗人对追求真理和不懈奋斗的态度。诗人认为追求安逸和舒适并非儒者所应当从事的事情,虽然马儿受伤,但也需要鞭策。这里隐含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鼓励人们在追求理想和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坚持奋斗。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担忧,对人生追求的思考以及对奋斗和坚持的呼唤。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人唤起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激励人们积极面对人生,追求真理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孔武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