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常分冷暖开。宋代。刘黻。山寒木落峭孤台,南北常分冷暖开。自笑三生如结习,每来月下立苍苔。
诗词:《用坡仙梅花十韵·访梅》
中文译文:
山寒木落峭孤台,
南北常分冷暖开。
自笑三生如结习,
每来月下立苍苔。
诗意:
这首诗来自宋代诗人刘黻的《用坡仙梅花十韵·访梅》。诗人以冬天山寒木落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座孤立的台阶。诗人观察到冷暖交替带来的不同景象,南北方向气温的差异导致梅花开放的时间也不同。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对这种自然规律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三生轮回就像梅花的结构一样固定,每当月圆之夜来临,他都会站在苍苔覆盖的地面上。
赏析:
这首诗以冬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寒木落的孤台,诗人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冷酷和孤独。诗人通过观察南北温差的差异,以及梅花开放的时间差异,表达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自嘲。他将自己的生命与梅花的结构进行类比,认为自己的存在也像梅花一样固定而坚强。每当月圆之夜,他站在苍苔覆盖的地面上,似乎在思考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界的循环。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感受,让读者感受到了孤独和思考的情绪。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刘黻。(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