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哉太守即长城。宋代。刘黻。贤哉太守即长城,领客郊行天放晴。鸥鸟不惊知政静,樵夫相望说官清。骚坛突兀谁劘垒,学海苍寒敢濯缨。世事无如一杯酒,龙门谨勿太标名。
《和赵友竹呈求仁使君》是宋代刘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贤哉太守即长城,
领客郊行天放晴。
鸥鸟不惊知政静,
樵夫相望说官清。
这位贤德的太守就如同长城一般威武,他在郊外接待客人,天空放晴明朗。鸥鸟们不惊扰,因为它们感受到了政务的宁静,而那些樵夫们相互望着,互相称赞官府清廉。
骚坛突兀谁劘垒,
学海苍寒敢濯缨。
世事无如一杯酒,
龙门谨勿太标名。
这些文人墨客们突然蹿升而出,谁能够媲美他们的壮举?他们勇敢地驶入知识的海洋,尽管学海寒冷,却敢于洗涤自己的头发。世间的事情无法媲美一杯美酒的畅快,所以龙门(指科举考试)的考生们不要太过追求虚名。
这首诗以描绘贤明的官吏和清廉的政务为中心,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清明、社会安宁的向往和赞美。长城象征着国家的边界和安全,太守则代表着治理者的威仪和品德。鸥鸟与樵夫的描绘突出了政务宁静的氛围,以及人们对于清廉官吏的称赞和期待。骚坛指的是文学艺术的殿堂,诗中的"骚坛突兀"意味着这些文人们突然崛起,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志向。学海苍寒则表达了追求知识的艰辛,但作者依然鼓励人们勇敢地追求学问。最后的龙门警告考生们不要过于追求虚名,强调了实际的成就和品德的重要性。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作者对于清廉政治和美好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勉励和警示的情感。通过对比官府和文人的形象,诗中呈现出了一种理想的政治秩序和社会风貌,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被虚名和功利所迷惑,应该追求真正的品德和价值。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刘黻。(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