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连淮海东南胜。宋代。赵汝鐩。北固危登最上层,身浮霄汉手扪星。江连淮海东南胜,山出金焦左右青。天水精神清雁骨,风烟图画入秋屏。萧萧古意凭栏久,目尽斜阳没远汀。
《多景楼》是宋代赵汝鐩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北固危楼为背景,描绘了登临高楼所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古意的沉醉。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多景楼,
朝代:宋代,
作者:赵汝鐩
北固危登最上层,
身浮霄汉手扪星。
江连淮海东南胜,
山出金焦左右青。
天水精神清雁骨,
风烟图画入秋屏。
萧萧古意凭栏久,
目尽斜阳没远汀。
译文:
登上北固危楼最高层,
身体仿佛浮于苍穹之间,触摸星辰。
江水与淮海相连,东南地区胜过其他地方,
青山起伏,金焦山在左右。
天空的水精灵如清冽的雁骨,
风烟画卷般进入秋天的屏幕。
寂寥的古意久久地依靠在栏杆上,
目光穿越斜阳,遥望无边的江岸。
诗意和赏析:
《多景楼》通过描绘北固危楼的景色,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北固危楼是一座高楼,登临其上,作者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中,触摸到星辰的灿烂。诗中提到的江、淮海和山脉,展示了东南地区壮丽的自然景观,山色青翠,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诗中的"天水"一词指的是天空中的云雾,被形容为精神清澈,如同雁骨一般洁白。风烟图画进入秋屏,给人以画卷般的美感。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传达出凄凉、寂寥的古意。
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色和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古意的倾慕。作者站在高楼之上,凝视着远方斜阳下的江岸,久久地凭栏而望。这种凝望和追溯过去的情感,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厚重。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色和运用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领悟和对古意的向往。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他对自然的深情厚意。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