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乞幽人供嗜好。宋代。赵汝鐩。竹癖难凭俗眼看,琴书静对翠光寒。秋声鸣屋风初度,夜影翻床月半残。天乞幽人供嗜好,日呼稚子报平安。窗前幸有闲田地,分我云梢四五竿。
《题戴洪甫爱竹轩》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癖难凭俗眼看,
琴书静对翠光寒。
秋声鸣屋风初度,
夜影翻床月半残。
天乞幽人供嗜好,
日呼稚子报平安。
窗前幸有闲田地,
分我云梢四五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竹子的魅力和诗人的生活情景为主题。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闲逸生活和自然美的向往。
首句"竹癖难凭俗眼看",表明普通人难以理解诗人对竹子的钟爱。竹子是一种不显眼的植物,但诗人却认为只有不拘俗眼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到竹子的美丽。
接下来的两句"琴书静对翠光寒",通过以琴书和翠竹的对比,展现了宁静和清凉的意境。琴书是与音乐和文学相关的,而翠竹则是一种清秀的植物,二者都带给人们一种宁静和凉爽的感觉。
下半首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秋声鸣屋风初度",描绘了秋风吹拂屋宇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夜影翻床月半残",表达了夜晚月光映照床榻的情景,给人一种温馨和宁静的感受。
接着,诗人用"天乞幽人供嗜好,日呼稚子报平安"表达了他对闲逸生活的向往。"天乞幽人"表示诗人以宁静的生活为乐,而"日呼稚子"则表达了他对家庭安康的祝愿。
最后两句"窗前幸有闲田地,分我云梢四五竿",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地方窗前有一片闲置的农田,他可以在这里独自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云梢四五竿"则指的是几根竹子,将诗人与竹子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强调了他对竹子的钟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竹子和诗人生活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和闲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