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非倒屣迎

出自宋代赵汝鐩的《送奇仲过霅川》,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uí fēi dào xǐ yí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少年湖海气,近又负诗名。
今忽担簦去,谁非倒屣迎
雨茶烹顾渚,春酒醉乌程。
有句茅亭著,苹风洲上生。
()
少年,湖海气,担簦,顾渚,酒醉,茅亭

《送奇仲过霅川》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少年才子奇仲离别的情感和对他前程的美好祝愿。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少年湖海气,近又负诗名。
年轻的奇仲有着湖海般的气魄,近日又得到了文学上的赞誉。

今忽担簦去,谁非倒屣迎。
如今他突然担起行囊离去,谁不是以倒履相送。

雨茶烹顾渚,春酒醉乌程。
雨点落在茶水中,沏出茶来,寓意着离别之情。春天的酒使人陶醉,仿佛醉在乌程山之间。

有句茅亭著,苹风洲上生。
有一座茅亭扎根在苹风洲上,象征着奇仲的才华之所在。

诗词的诗意是赞美奇仲的才华和壮志,表达了对他的离别之情和美好祝愿。作者运用自然景物和饮食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奇仲前程的期待。整首诗词构思巧妙,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充满了诗意。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浓郁的宋代风情,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