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怨芦声惨。宋代。赵汝鐩。横笛秋篷底,衔山夕照残。孤音起水面,余韵到云端。吹怨芦声惨,含凄雁影寒。有人江阁上,斂翠凭栏干。
《闻舟中笛》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横笛秋篷底,
衔山夕照残。
孤音起水面,
余韵到云端。
吹怨芦声惨,
含凄雁影寒。
有人江阁上,
斂翠凭栏干。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闻听舟中的笛声。笛声横笛漂浮在秋天的篷底,夕阳衔着山峦的残照。那孤寂的音调从水面上升起,余音飘到云端。笛声吹奏着怨恨与哀愁,如同芦苇的声音惨淡,伴随着寒冷的雁影。江阁上有人,默默地倚着栏干,倾听着这凄美的笛声。
赏析:
《闻舟中笛》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秋天的景象和悲怆的笛声。诗人通过描写笛声的起伏和余音的飘荡,展现了舟中笛子的独特韵律和情感表达。诗中的笛声象征着人生的苦难和悲伤,而夕阳、山峦、水面、云端等景物则增添了一种寂寥的氛围。诗人通过音乐的表达,将自己的情感与大自然相融合,从而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共鸣。最后两句描述了有人在江阁上静静倾听笛声的场景,通过这个形象,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音乐的敬仰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凄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音乐的描绘,赵汝鐩成功地传达了人生的苦短和情感的复杂性,引发了读者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细腻情感和对音乐的热爱。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