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鬓皤。宋代。赵汝鐩。雁塔同题久,相看两鬓皤。功名皆分定,安乐直钱多。绛帐归来后,青山住得麽。时流推老笔,册府欠编摩。
《送同年李教秩满归闽》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雁塔上的诗题已经存在很久,
我们相视时,发现双鬓已经斑白。
功名荣耀已经分别确定,
宁静幸福就是拥有钱财。
红色帷幕归来之后,
青山是否仍然宜居?
时光不停地流逝,催促着我老去,
未完成的文集还需要抚平装订。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同年友人李教秩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通过雁塔、鬓发、功名、钱财、红帷、青山等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和自身境遇的感慨与思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雁塔、鬓发、功名、钱财、红帷、青山等形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离去和自身处境的思考。雁塔作为诗题的象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悲伤和思念之情。而相视时发现双鬓已斑白,则是在提醒人们时光的无情,人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功名和钱财的分别确定,表明了作者对友人功名荣耀和物质富足的祝愿。红帷和青山则代表着安乐和宜居的境况,作者在送别友人之后,对友人的未来生活和自己的人生境遇产生了思考和期盼。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与无奈,时光如流水般不停推老着人们,而作者心中未完成的文集则象征着未了的心愿和未尽的事业,需要继续努力去完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凝练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经历的描绘,表现了时光流转、变迁不居的主题。赵汝鐩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腻的表达,将自己的情感与社会背景巧妙地融合在诗词之中,让读者在感受文字之美的同时,也能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