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听鸿胪第一传。宋代。赵汝鐩。连科已占十名前,行听鸿胪第一传。我俟合符留劝驾,君能摛藻预兴贤。湘山点化名千佛,郴岭飞升傚九仙。此去琼林天上宴,今朝先赋鹿鸣篇。
《郴州鹿鸣宴》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连科已占十名前,
行听鸿胪第一传。
我俟合符留劝驾,
君能摛藻预兴贤。
湘山点化名千佛,
郴岭飞升傚九仙。
此去琼林天上宴,
今朝先赋鹿鸣篇。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以鹿鸣宴为主题的场景。诗人赵汝鐩先赞美了宴会上的连科(科举考试中连中多科的人)已经在前十名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的名字早已传到了鸿胪官(负责接待外国使节的官员)那里。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期待能够得到皇帝的御召,留下来劝谏驾驭国家大事。他相信皇帝能够聪明明达地选拔人才,预先选拔出贤才来辅佐国家治理。
随后,诗人把湘山的点化比喻为佛教的千佛点化,将郴岭的飞升比作道教的九仙飞升,意味着这场宴会将会是一个超凡脱俗、令人神往的盛宴。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会出席这次在琼林(传说中的仙境)举办的天上宴会,并在今天的宴会上先赋《鹿鸣篇》。
赏析:
这首诗词以鹿鸣宴为背景,巧妙地通过描述宴会场景来表达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期望。诗人将连科的优异成绩作为宴会的开场,显示了他们在士子中的出众地位。接着,诗人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皇帝身上,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召见,为国家出谋划策。
诗人运用佛教和道教的比喻,将宴会的氛围提升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给人一种神秘、仙境般的感觉。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以《鹿鸣篇》作为宴会上的先赋,显示了他的文采和才华。
整首诗词通过对宴会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政治和文化的关注,并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同时,运用比喻和意象的手法,使诗词充满了神秘和仙境的氛围,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遐想。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