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丁偷身出走避。宋代。赵汝鐩。早曦赫空岁不熟,炊甑飞尘煮薄粥。翁媪饥雷常转腹,大儿嗷嗷小儿哭。愁死未死此何时,县道赋不遗毫里。科胥督欠烈星火,诟言我已遭榜笞。壮丁偷身出走避,病妇抱子诉下泪。掉头不恤尔有无,多寡但照帖中字。盘鸡岂能供大嚼,杯酒安足直一醉。沥血祈哀容贷纳,拍案邀需仍痛詈,百请幸听去须臾,冲夜搥门谁叫呼。后胥复持朱书急急符,预借明年一年租。
《翁媪叹》是宋代赵汝鐩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早晨的曙光照亮了空旷的岁月,炊烟中飞扬着细碎的灰尘,煮着稀薄的粥。年迈的翁媪常常因饥饿而转动着肚子,大儿子呜咽着,小儿子啼哭不休。忧愁虽未致命,但何时能解脱?县道赋税无微不至。科举考试的官员欠缺公正和热情,诽谤之言像榜笞一般打击着我。壮丁们为了逃避苦难私自离开,病弱的妇人怀抱着孩子流下泪水诉说着苦楚。他们不顾你们是否有财富、数量多少,只按照纳税单上的字眼行事。盘鸡怎能供应丰盛的享受,杯酒又何以足够让人直接陶醉其中。我为了借贷而流血祈求怜悯,拍案而起恳请满足需求,然而依旧被痛斥着。百般请求,幸亏有人倾听,但离去的时间却如须臾般匆匆。深夜敲门,又是谁在呼喊?后胥带来朱红色的紧急文书,预先借了明年一年的租金。
这首诗词以真实而悲凉的笔触描绘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和无奈处境。诗人通过描述翁媪一家的生活境遇,抒发了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困苦的愤懑之情。翁媪一家饥饿、贫困,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和不公平待遇,他们的苦难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真实,通过描绘细节,展现了社会的冷漠和不公,以及底层人民的无助和无奈。
整首诗词情感深沉,语言简练,以平实的文字表达出当时社会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写,赵汝鐩展示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和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真实的描写和抒发,反映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关怀,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