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向西湖浮画舫

出自宋代刘宰的《寄潘子善上舍》,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uò xiàng xī hú fú huà fǎ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少阳一疏折群奸,拂袖归来日月閒。
误国小人犹法从,叩阍诸子自贤关。
是非颇亦通千古,义利那能立两间。
若向西湖浮画舫,好倾卮酒酹孤山。
()
拂袖,归来,日月,误国,小人,叩阍,诸子,贤关,是非,千古,义利,画舫

《寄潘子善上舍》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阳一疏折群奸,
拂袖归来日月閒。
误国小人犹法从,
叩阍诸子自贤关。
是非颇亦通千古,
义利那能立两间。
若向西湖浮画舫,
好倾卮酒酹孤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少阳(指作者自己)一次表白批评伪君子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性善恶的思考。

诗的开头提到了少阳一疏折群奸,少阳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折群奸指的是作者在疏远奸邪之人。这句表达了作者倡导清正廉洁的态度,对邪恶之人的斥责。

接下来的两句"拂袖归来日月閒,误国小人犹法从"表达了作者的愤慨和无奈之情。拂袖归来表示归还官职,日月閒则暗示作者归隐退休。但即使如此,误国之人依然效仿,令作者感到失望。

"叩阍诸子自贤关"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于真正贤者的敬重和期望。阍指守卫城门的官吏,诸子指的是儒家学派的学者们。作者希望这些真正具有才德的学者能够在关卡上守护社会的正道。

下面两句"是非颇亦通千古,义利那能立两间"通过对是非和利益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与利益的斗争。是非通常有着长久的价值,而义和利则常常难以兼得。

最后两句"若向西湖浮画舫,好倾卮酒酹孤山"描绘了一幅美景,西湖浮画舫以及孤山的景色。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清静宁谧的环境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于友谊和美好时光的追求。

整首诗展示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道德价值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真善美的向往。这首诗通过字里行间的抒发,折射出了宋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和刘宰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观察与关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