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取山中自在春。宋代。刘宰。暗里曹刘可识真,意行不必问比邻。天涯望断无来使,占取山中自在春。
《和刘对与顾龙山探梅四首》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刘宰一同在顾龙山中寻梅的情景,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词以婉约的笔调和含蓄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的感慨和情感。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以及对其诗意和赏析的分析:
暗里曹刘可识真,
意行不必问比邻。
天涯望断无来使,
占取山中自在春。
中文译文:
在幽谷之间,曹刘可辨真伪,
心灵的征行无需向邻居询问。
眺望远处,天涯尽头无消息,
占有山中,自得春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与刘宰在顾龙山探梅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首先,诗中的“暗里曹刘可识真”意味着作者与刘宰在欣赏梅花时,能够从梅花之中认识到真实的美。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审美的敏锐和对细节的关注,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真实和本质的追求。
接着,诗句“意行不必问比邻”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追求的坚持。作者并不需要询问周围的人,而是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来行动。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体现了作者对于个人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的重视。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天涯望断无来使”来描绘眺望远方时的孤独和无奈。这种遥远的望断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无法抵达目的地或实现愿望的无奈感受,增加了诗中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句“占取山中自在春”,表达了作者在山中感受到的自由自在和春天的美好。这里的“占取”可以理解为在山中体验到了春天的独特魅力,作者将其视为一种心灵的占有和享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真实、内心追求、自由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融,以简洁、含蓄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感慨和独特的审美观。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