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谁为臭味同。宋代。裘万顷。簿领归来得泮宫,一时衮衮任诸公。市朝竞逐利名走,草木谁为臭味同。霅水不妨披宿雾,蓬山正要挹清风。尘埃不得从君后,岂但他时愧两翁。
《钱塘次孙教南韵》是宋代裘万顷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钱塘(现在的杭州)游览后的感受和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簿领归来得泮宫,
一时衮衮任诸公。
市朝竞逐利名走,
草木谁为臭味同。
这里的"簿领"指的是官员的职务,"泮宫"指的是泮池,是一个古代的宴会场所。作者回到泮池,可以理解为他回到了官场。"衮衮"形容官员们衣着华丽,簇拥在一起。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中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市朝竞逐利名走,草木谁为臭味同。这两句诗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竞争的观察和思考。市朝指的是都市中的官场,人们在这里争相追逐名利。而草木的香气却是无差别的,无论是高贵的名门大宅还是平凡的野草,它们都散发着相同的芳香。通过这样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于名利追逐的冷峻看法,呼唤社会更加关注品德和内在的价值。
霅水不妨披宿雾,
蓬山正要挹清风。
尘埃不得从君后,
岂但他时愧两翁。
这两句意境清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自身的反思。霅水是一条河流,它被宿雾所掩盖,无法展现其本真的面貌;蓬山是一座山,正渴望吸纳清新的风。这些自然景物与前文中的市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的纯粹和人世的浮躁之间的差异。
"尘埃不得从君后,岂但他时愧两翁"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中无法摆脱尘世纷扰的困境,他感到自己无法与先辈相比,深感惭愧。这种对自身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对家族荣誉的追求。
总的来说,《钱塘次孙教南韵》通过对官场、社会竞争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追逐的冷峻看法,以及对传统价值观和家族荣誉的追求。通过这样的写作手法,诗词中蕴含了深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警示意义。
裘万顷。裘万顷(?~1219)南宋诗人。字元量,号竹斋,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