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余行便去

出自宋代张镃的《早饭庵中次张以道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àn yú xíng biàn q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岂是幽人眼,从来可惯山。
有时才得见,觅句不曾閒。
野日光尤暖,溪梅信尚悭。
饭余行便去,休待暮云还。
()
岂是人眼日光:1.太阳发出的光。2.时光。
暮云:黄昏的云。

《早饭庵中次张以道韵》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岂是幽人眼,从来可惯山。
有时才得见,觅句不曾閒。
野日光尤暖,溪梅信尚悭。
饭余行便去,休待暮云还。

诗意:
这首诗词以幽居山间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渴望。诗人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真正领悟并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他渴望能够抽空在山中观赏自然景色,寻找灵感来写诗。他描述了野外阳光的温暖和溪水旁梅花的青涩,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平淡饭食的不满,渴望能够抛开尘世的琐事,追求更高尚的诗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示了宋代山水诗的特色。诗人通过对幽居山中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水的向往。他把自然景色与诗歌创作相联系,认为只有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灵感和写作的自由。诗中对野日光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和明亮,与山中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溪梅的描写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赞美。诗的结尾,诗人表示饭余之余即刻离去,不等到黄昏回来,表达了对尘世琐事的厌倦,渴望追求更高尚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渴望。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水的痴迷和对自由创作的向往,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尘世琐事的厌倦和对高尚境界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自然的美感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宋代山水诗的风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