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缘何有

出自宋代张镃的《桂隐纪咏·读易轩》,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à yì yuán hé yǒu,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大易缘何有,难逃此问中。
不从横画会,爻象总能通。
()
何有难逃爻象:《周易》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周易》中的爻辞和象辞。泛指《易传》。《易.系辞下》云,'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后因以'爻象'指吉凶。形迹。
能通

《桂隐纪咏·读易轩》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易缘何有,难逃此问中。
不从横画会,爻象总能通。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易经的思考和赞叹之情。作者在读易轩中,对于易经的存在和价值产生了疑问,并且难以回避这个问题。尽管作者没有参与那些横画的学问,但他深信爻象总能给人以启迪和理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易经的兴趣和敬仰之情。首句"大易缘何有,难逃此问中"表达了作者对于易经的存在和来源的疑问,暗示了他对于易经的探索和思考。随后的"不从横画会"表明作者并没有参与那些横画的学问,但他认为通过研究爻象,人们仍然可以获得智慧和通达。最后一句"爻象总能通"传达出作者对易经的信任和推崇,认为易经中的爻象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指引。

整首诗词虽然字数不多,但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出了作者对易经的思考和赞叹之情。诗词中的"大易"指的是易经,"横画会"指的是画有爻的图案,而"爻象"则指易经中的卦象和爻辞。作者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易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表明易经中蕴含的智慧和启示对于人们的重要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