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须门外野人知。宋代。张镃。小娃犹记喜归时,故唱前年自赋词。但得池边鸥鹭听,更须门外野人知。
《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立秋过后的第二天,在池塘边上各种杂念涌现,
小孩子仍然记得欢乐归家的时刻,
因此唱起了前年自己创作的歌词。
只是希望池塘边的鸥鹭能够聆听,
更希望门外的野人也能够理解。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立秋过后的一天,诗人情绪起伏,思绪繁杂。他提到了一个小孩子,这个孩子对喜悦的归家记忆犹新,以至于自己在这一天唱起了两年前自己创作的歌词。虽然他希望这些动物和一个在门外的野人能够理解他的情感和所表达的意思,但无论如何,这些感受只有他自己能够真正理解。
赏析:
《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绪起伏。诗人通过提及小孩子对喜悦归家的记忆,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他唱起了自己两年前创作的歌词,这表明他将创作视为一种宝贵的回忆和表达情感的方式。然而,诗人也感到孤独和无助,他希望池塘边的鸥鹭和门外的野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声。整首诗以简明扼要的语句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示了他对自身情感表达的渴望和对他人理解的期望,同时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沟通的困难。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