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放逐沅湘滨

出自宋代章甫的《题九歌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ài fū fàng zhú yuán xiāng bī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大夫放逐沅湘滨,尝作九歌祠鬼神。
鬼神幽远不可见,肴酒芬芳犹福人。
餐菊佩兰君不识,从彼谗人为鬼蜮。
楚江呜咽楚云愁,坐对此图三叹息。
()
大夫:(名)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放逐:(动)古代把犯人流放到边远的地方去。[近]流放。
九歌:1.古代乐曲。相传为禹时乐歌。2.泛指各种乐章。3.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据楚地祭祀乐歌改作而成,分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及〈礼魂〉十一篇。
鬼神:鬼与神的合称。泛指神灵、精气。偏指鬼;死去的祖先。指形体与精灵。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
幽远:(形)幽深:意境~。
可见:可见kějiàn看得见的光。可见kějiàn[beitisthusclearorevident,obviousthat]可以看得见,可以知道由此可见。
餐菊不识:不知道,不认识。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不处理,不主持。识,通“[[职]]”。
人为:(动)人去做:事在~。②(形)人造成的(用于不如意的事):~的障碍。
鬼蜮:指害人的鬼和怪物,比喻阴险的人。
呜咽:(动)①低声哭泣。②形容凄切的水声或丝竹(管弦乐器)声。

《题九歌图》是宋代诗人章甫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大夫被放逐到沅湘之滨,却在那里建造了一个祭祀鬼神的九歌祠,其中鬼神虽然幽远而不可见,但祭祀时所摆设的肴酒却散发着芬芳,仍然给人以福祉之感。然而,大夫却因为听信谗言而被诬陷为鬼蜮,致使他的地位与名誉受到了损害。面对描绘在祠堂壁画上的楚江、呜咽的楚云,大夫坐在那里,无奈地叹息了三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大夫放逐之地的九歌祠,展现了一种神秘而超凡的氛围。鬼神虽然无形无质,但它们的存在与祭祀的仪式却使得这个地方变得神圣而庄严。肴酒的芬芳弥漫着整个祠堂,给人以福泽之感,暗示着祭祀的仪式具有一种神圣而崇高的意义。

然而,诗词的后半部分揭示了大夫的悲剧遭遇。他被诬陷为鬼蜮,名誉受损,不被人所认识。这种谗言与诬陷使得大夫身处困境,无法挣脱。楚江的呜咽与楚云的愁意象征着大夫内心的悲伤和痛苦,他坐在图画前,无力地叹息了三次,表达了他面对困境与不公时的无奈与无力感。

《题九歌图》通过对大夫的遭遇与内心痛苦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反思。诗词中的九歌祠象征着人们对超越现实的追求,但现实的阻碍与不公让这种追求变得无法实现。整首诗词以抒发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悲凉为主题,以诗人细腻的描写和凄美的意境,展示了人们在现实中的困境与挣扎,以及对理想与追求的无奈与迷茫。

这首诗词以其思想深刻、意境凄美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思考和共鸣之感。通过描绘大夫的遭遇,诗词表达了人们面对现实中的困境与挣扎时的无奈与痛苦,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渴望与迷茫。整首诗词的意象和抒情手法都展现了作者章甫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引发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章甫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