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声谢丰隆

出自宋代章甫的《》,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ì shēng xiè fēng lóng,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三伏久不雨,今辰忽闻雷。
殷殷地中出,轰轰空际来。
电光倏先驰,掩耳恐不及。
阴云势相交,销铄畏毒日。
上天行号令,君子敬天威。
端坐每深省,整冠仍敛衣。
苍生苦炎热,喘汗不可过。
寄声谢丰隆,为起神龙卧。
()
不雨,殷殷,中出,轰轰,空际,电光,不及,阴云势,相交,销铄

《雷》是宋代诗人章甫的作品。这首诗以雷雨为主题,表达了雷电的威力和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诗词通过描绘三伏天长时间没有雨水,突然间听到雷声的情景,展示了雷电的突如其来的威力。雷声从地下传出,震撼人心,雷电在空中交相辉映,闪电先行,速度之快令人掩耳。阴云相互交错,遮蔽了炎热的太阳的毒辐射。上天似乎在传递号令,诗人呼吁君子要敬畏上天的威严。

诗人在此情景下深思熟虑,坐得端正,衣冠整齐。他观察到人们在酷暑中的艰辛和汗水如雨的状况,他以此借喻人们的苦难,向丰隆之神寄托感激之情,希望神龙能够带来雨水,给予人们宽慰和滋润。

整首诗抒发了对雷电的景象的赞叹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通过雷电的描绘,诗人呼吁人们要敬畏天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诗意深远,赋予了雷电以神圣的象征意义,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章甫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