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怀岁晚不堪论。宋代。章甫。巫歌瓦鼓自村村,下鬼安能谒帝阍。尽室每愁风卷屋,何时得见雨翻贫。久无蚯蚓来堂上,颇说飞蝗集谷根。投老躬耕营一饱,客怀岁晚不堪论。
《苦旱》是宋代诗人章甫的作品,描绘了旱灾带来的困境和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苦旱》中文译文:
巫歌瓦鼓自村村,
下鬼安能谒帝阍。
尽室每愁风卷屋,
何时得见雨翻贫。
久无蚯蚓来堂上,
颇说飞蝗集谷根。
投老躬耕营一饱,
客怀岁晚不堪论。
诗意与赏析:
《苦旱》描绘了一个干旱的农村景象。巫歌和瓦鼓声从一个村庄传来,显示了人们在旱灾中的焦虑和无助。诗人提到了“鬼”和“帝阍”,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的苦难无法引起上天的关注。他们的房屋被风吹得翻转,每个人都担心家园的安危。诗人以雨水作为解救干旱的希望,但他却不知何时才能看到这场盼望已久的雨,以解决他们的贫困。在长时间的旱情中,连蚯蚓也不再出现在屋内,而蝗虫却在农田里肆虐。这种对比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对蝗灾的恐惧之情。诗人以农民的身份,自己亲自投入到农田中,希望通过耕作来谋求食物的满足。然而,他作为一位客人,对于年岁已晚的他来说,这样的努力已经无法改变他现在的困境。
这首诗词通过对旱灾的描绘,表达了农民们在干旱中所面临的苦难和对雨水的渴望。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刻画了干旱环境对人们的影响,以及他们为了生计所做的努力。这首诗词深情地展现了农民们面对干旱带来的困境时的无奈和无助,同时也传递了对雨水的期盼和对未来的渴望。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章甫。(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