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何幸风雨时

出自宋代章甫的《分蝗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 nián hé xìng fēng yǔ shí,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田园政尔无多子,连岁旱荒饥欲死。
今年何幸风雨时,岂意蝗虫乃如此。
麦秋飞从淮北过,遗子满野何其多。
扑灭焚瘗能几何,羽翼已长如飞蛾。
天公生尔为民害,尔如不食焉逃罪。
老夫寒饿悲恼缠,分而食之天或怜。
()
田园:(名)田地和园圃,泛指农村:~风光。
多子:众卿大夫。多男子儿子。谓多子女。
风雨:(名)①风和雨:~无阻|~大作。②比喻艰难困苦:不经历~,怎么见彩虹?
岂意蝗虫:(名)一种吃庄稼的害虫,常常成群飞翔,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有的地区叫蚂蚱。
扑灭:(动)扑打消灭:~大火。
几何:(书)(代)多少:价值~|人生~。②(名)几何学的简称:平面~。
羽翼:(名)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现多用于贬义)。
飞蛾:灯蛾具趋光性,喜飞至灯下,故俗称为「飞蛾」。
民害:民害,汉语词汇,拼音为mín hài,意思是人民的祸害。
逃罪:逃罪táozuì逃脱,躲避罪责你把事弄糟了,还想逃罪吗
老夫:老夫lǎofū年老的男子自称老夫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多言。

《分蝗食》是宋代诗人章甫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田园中的困境,描述了一片遭受旱荒和饥荒的景象。然而,今年的风雨来临,却没想到蝗虫灾害也随之而至。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天灾人祸的痛心和对于生存困境的无奈。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田园政尔无多子,
连岁旱荒饥欲死。
今年何幸风雨时,
岂意蝗虫乃如此。

麦秋飞从淮北过,
遗子满野何其多。
扑灭焚瘗能几何,
羽翼已长如飞蛾。

天公生尔为民害,
尔如不食焉逃罪。
老夫寒饿悲恼缠,
分而食之天或怜。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灾害和不幸命运的哀叹和无奈。诗中的田园景象描绘了农作物连年旱荒、食物匮乏的困境,农民们面临饥饿而苦苦挣扎。然而,当希望似乎在风雨中来临时,蝗虫的出现却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灾难。这种转折让人感到意外和沮丧。

诗中的蝗虫被描绘成无处不在的灾害,它们像飞蛾一样,翅膀已经长大,蔓延满野。诗人通过描写蝗虫的繁殖和扩散,强调了其对农田的摧毁和威胁的严重性。蝗虫的出现使得灭蝗和焚烧尸体成为一种无法解决的问题。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天灾的愤怒和对于自身困境的无可奈何。作者称天公生灾害,责怪天意对人民的伤害。他质问蝗虫是否应该逃罪,暗示自然界的不公和残酷。诗人自己也身处困境,饥寒交迫,悲伤和痛苦缠绕不舍。然而,他仍然怀有一丝希望,希望天上的神明能够怜悯他们,给予一点善意。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农民在自然灾害和食物短缺中所面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不公的愤怒。它通过描写田园景象和蝗虫的灾害,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悲伤和痛苦。这首诗词以其真实而动人的描写,展示了宋代社会中普通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无奈,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章甫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