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幽深穷衲子

出自宋代陈傅良的《寄僧嗣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í dào yōu shēn qióng nà zǐ,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衡阳杰阁宵人记,淮石丰碑刺史书。
永已桥山藏剑佩,空余云汉照林庐。
河图万古陈东序,汗简诸儒校石渠。
谁道幽深穷衲子,乞钱买石更崎岖。
()
丰碑:(名)高大的碑。比喻不朽的业绩。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制,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御史(监郡御史)。
藏剑空余:空着的;未被占用的空余房屋空余病床。空闲;闲工夫没有空余跟你开玩笑。
万古:1.犹远古。2.犹万代;万世。形容经历的年代久远。
儒校石渠:石筑的水渠。见“[[石渠阁]]”。
崎岖:形容山路坎坷。也比喻处境十分困难。

《寄僧嗣清》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译文:
寄送给僧人嗣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寂静夜晚的景象中,思考人生和修行的主题。他通过诗词表达了自己对于宇宙的广袤和人生的无常的思考,以及对于僧人嗣清的祝福和寄托。

赏析:
这首诗词以夜晚的景象为背景,通过诗人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佛教僧人的赞美和祝福。

首句“衡阳杰阁宵人记,淮石丰碑刺史书”描绘了诗人在衡阳杰阁的夜晚,记录了他内心的思考和感慨。这里的杰阁指的是高楼,宵人指的是夜晚的人,暗示诗人在夜晚沉思。

接下来的两句“永已桥山藏剑佩,空余云汉照林庐”描绘了一座桥和山,以及云彩和照耀着的林庐。这里的桥山、云汉和林庐都是自然景观的象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对于宇宙的广袤和壮丽的感叹。

接下来的两句“河图万古陈东序,汗简诸儒校石渠”引用了河图洛书中的图文,以及汉代刘向的《东序》和魏晋时期的石渠宝笈,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这里的河图洛书和石渠宝笈都是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文献,诗人通过引用这些典籍,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最后两句“谁道幽深穷衲子,乞钱买石更崎岖”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僧人的思念和祝福。这里的幽深指的是僧人的清修寺院,穷衲子指的是穿着苦行僧袍的僧人。诗人对僧人的身份和修行表示了敬佩之情,并希望他们能够坚持修行的道路,即使生活困苦,也能坚持下去。

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引用历史文化,诗人表达了对宇宙壮丽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佩和祝福。整首诗词既有思考人生和宇宙的深邃意境,又有对修行者的赞美和祝福,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修行的思考和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