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兵有故家

出自宋代陈傅良的《酬陈颐刚见和前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ùn bīng yǒu gù jiā,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
离合皆天意,盈虚几月华。
家才办藜苋,吾亦逐芦葭。
忧世还当路,论兵有故家
深深看踵息,阴火养黄芽。
()
天意,盈虚,当路,故家,阴火,黄芽

《酬陈颐刚见和前韵》是宋代陈傅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离合皆天意,盈虚几月华。
这句诗词表达了离别和团聚都是命中注定的,充满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诗人通过使用"离合"和"盈虚"这两个对立的词语,来描述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以及时间的变幻和流转。诗词的意境如同月亮的圆缺,月圆时代表团圆和欢乐,月缺时则寓意分别和悲伤。

家才办藜苋,吾亦逐芦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思考。藜苋和芦葭都是不起眼的野草,诗人用之来比喻自己的才华。诗人在家庭琐事中耕耘,追求平凡而纯粹的生活,就像这些不起眼的野草一样。这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追求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忧世还当路,论兵有故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家国的思念。诗人在动荡不安的世道中,仍然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讨论。他虽然身处世俗之中,却依然怀念着家乡的亲人和故土,表达了对家国情怀的深厚感情。

深深看踵息,阴火养黄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人细细观察着人事的变迁和时间的流转,体悟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有其自然的规律。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阴暗和困境中生机的寄托和期待,比喻着他内心深处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合、家庭、社会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平淡的语言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家国情怀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命的积极态度。整首诗词以自然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