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之所仇兮。宋代。陈傅良。母曰余儿兮,吾莫知其何尤。妇曰良人兮,吾曷为罹此忧。兄弟不以是咎兮,朋友称其好修。恭不得其故兮,庸强名之曰命。相彼下堂而贻戚兮,或结缨以顺听。万不同咸自取兮,曾二者孰失其正声。鬼神之所仇兮,人直躬焉是病。胥属镂忽堕其前兮,屈鱼腹以为阱。奇祸作於牖下兮,顾奚悲而宜庆。嗟子何伤兮,独余怀不能以自胜。
《郑自明哀词》是宋代诗人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哀叹和无奈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母曰余儿兮,吾莫知其何尤。
妇曰良人兮,吾曷为罹此忧。
兄弟不以是咎兮,朋友称其好修。
恭不得其故兮,庸强名之曰命。
相彼下堂而贻戚兮,或结缨以顺听。
万不同咸自取兮,曾二者孰失其正声。
鬼神之所仇兮,人直躬焉是病。
胥属镂忽堕其前兮,屈鱼腹以为阱。
奇祸作於牖下兮,顾奚悲而宜庆。
嗟子何伤兮,独余怀不能以自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困惑。诗的开头,母亲问诗人为何自责,而妻子问诗人为何陷入忧虑之中。诗人感到困惑,因为兄弟朋友都认为他品行端正,而他却无法理解自己为何深陷困境。诗人认为自己的悲苦是命运的安排,而并非自己的过错。
诗中还描述了诗人与他人的交往。他在下堂时带给家人忧伤,也有人为了迁就他而结缨顺从。然而,无论是他个人的选择还是他人对他的评价,都无法使他摆脱困境,同时也无法确定何为正确之声。
诗中提到鬼神看不起直躬的人,暗示诗人可能因为过于正直而受到神明的敌视,使得他的境况更加困顿。他的亲戚朋友也频繁出现问题,使得他如屈鱼腹般陷入陷阱。奇怪的灾祸在窗下发生,诗人不知道应该悲伤还是庆祝。
诗的结尾,诗人自问自己的伤痛是何来由,但他孤独地思忖着,无法战胜内心的困扰。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困惑。诗人感到无法理解自己为何陷入困境,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表达个人的困境和矛盾,诗人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在逆境中的无奈和苦闷之感。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深思。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