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何在菊年年。宋代。陈傅良。东篱何在菊年年,菊视陶诗竟孰贤。未必缘诗花更好,花将诗与万人传。
《沈仲一送菊自言封殖之劳欲得诗为报为赋三绝》是宋代诗人陈傅良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送菊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篱何在菊年年,
菊视陶诗竟孰贤。
未必缘诗花更好,
花将诗与万人传。
诗意:
这东篱上的菊花年年开放,
菊花竟然和陶渊明的诗相比,谁更卓越?
也许并不是因为诗歌才使花更美好,
反而是花通过诗歌传扬给万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菊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诗歌的思考。诗人观赏东篱上的菊花开放一年又一年,他开始思考菊花和陶渊明的诗歌之间的关系。诗人认为菊花和诗歌并不是因果关系,不是因为有了诗歌才使菊花更美好,而是菊花通过诗歌的传扬,被万人所称颂,从而使得菊花具有了更多的价值和美丽。这种对诗歌与花卉之间关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渴望和追求。通过将菊花与诗歌联系起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责任感,希望通过创作诗歌来回报社会,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悟传递给他人。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愿望,通过对菊花和诗歌的对比,呈现了诗人对诗歌价值的思考和对创作的热情。这首诗词以简练的笔触展示了诗人的才思和对诗歌的深入理解,既有鲜明的主题,又有独特的表达方式,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受。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