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袴何尝不误身

出自宋代陈傅良的《和徐魏叔见寄三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án kù hé cháng bù wù shē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纨袴何尝不误身,梁园金谷草长春。
送将重锦齐三十,笑杀生刍一束人。
()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傅良的《和徐魏叔见寄三绝》。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纨袴何尝不误身,梁园金谷草长春。
送将重锦齐三十,笑杀生刍一束人。

中文译文:
华丽的丝绸裤子,又何尝不会误了人的前程,
梁园里金谷间的草长得如此茂盛,春意盎然。
送给将军的重重锦绣,整整三十匹,笑得像是割了一束草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华丽的纨绔生活和清冷的自然景观,反映了人世间的虚幻和荣华富贵的浮华。诗中的纨袴是当时上流社会的富贵象征,但陈傅良用“何尝不误身”这样的语句,表达了虚华的一面,指出了这种物质享受背后可能带来的困惑和迷失。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梁园的金谷,形容草木葱茏、春意盎然。这里的景象与纨袴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真实和持久,与物质富贵的虚幻相比,更具有珍贵的价值。

最后两句描述了将军收到的锦绣礼物,三十匹非常厚重的锦缎。将军收到这样珍贵的礼物,却只能笑笑,因为对他来说,这些都不过是无关紧要的东西,像是割下一束草人那般轻易。这种方式的表达,既体现了将军的高尚品格和超然境界,也映照了物质和虚荣的无足轻重。

整首诗以对比和反讽的手法,通过描绘纨袴与金谷之间的对照,表达了人们对于物质富贵和虚荣的疑惑和无奈。同时,诗人也在反思人生的真实价值和意义,呼唤着追求内心真正的美好与自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