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三折肱。宋代。陈傅良。逢人九顿首,遇事三折肱。虽知少为狂,正复老可憎。吾今有储粟,吾昔有短檠。鲁论训何如,周易读未曾。言归又言归,儿女唤不譍。
《送范宪东叔帅潼川四首》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逢人九顿首,遇事三折肱。
无论遇到何人,我总是恭敬地行九次礼,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总是殚精竭虑地尽心尽力。
虽知少为狂,正复老可憎。
虽然明白过于狂傲是不好的,但年纪渐长却又变得令人讨厌。
吾今有储粟,吾昔有短檠。
现在我有储备的粮食,过去我曾是一名屡次出征的将领。
鲁论训何如,周易读未曾。
我读过孔子的《论语》、《尚书》等经典,但尚未读过《周易》。
言归又言归,儿女唤不譍。
我说回家就回家,可儿女们却不肯放过我,不断地呼唤。
这首诗通过自述表达了一种身世与人生感慨。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一幅坚持诚实勤奋、奉行忠诚的形象。他表达了对过去军旅生涯的回忆,以及对年老后受人嫉妒的痛苦感受。诗中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经典的学习态度,内心对家庭的思念以及对家庭责任的认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出陈傅良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他把自己的经历与情感融入其中,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转变和责任担当的体悟。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流露出对家庭、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依恋。这首诗以自传体的形式,给读者带来了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瞥,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