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迥茆风声索索。宋代。项安世。又送人间一古今,两翁要望接云岑。屈伸固是乾坤用,恻怆岂非天地心。野迥茆风声索索,山深松日影阴阴。平生来往风流在,应有幽人见苦吟。
《会葬外舅过李万州基下》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又送人间一古今,
两翁要望接云岑。
屈伸固是乾坤用,
恻怆岂非天地心。
野迥茆风声索索,
山深松日影阴阴。
平生来往风流在,
应有幽人见苦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丧葬外舅时的感慨和思考。诗人又一次送走了一个时代,两位老人的期望接在云端之上。他们的曲折经历实际上是天地运行所必需的,而他们的悲伤和忧愁也是天地间的情感。在荒野间,茅草随风作响,山深处,松树投下阴影。诗人平生以风流姿态往来于世间,但应该有一位隐居的幽人见证他的苦心与吟咏。
赏析:
这首诗以寥寥数语表达了深沉的思考和复杂的情感。诗人通过对丧葬场景的描绘,将个人的感慨与天地的运行相融合,展现了对生死、时代变迁的思考。诗中的"两翁"指的是丧葬仪式中的两位老人,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到来。"屈伸固是乾坤用"表达了生命的曲折与起伏是宇宙间运行的必然规律,而"恻怆岂非天地心"则体现了人类情感与天地之间的共通性。
诗中的自然景物也增添了诗意的层次。茅草随风作响,山深处的松树投下阴影,给人一种幽静、荒凉的感觉,与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寂寞相呼应。诗人平生来往于风流之间,但他希望有一位隐居的幽人能够理解他的辛苦和吟咏,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人情怀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死、时代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类情感的抒发,诗人将个人的经历与宇宙的运行相联系,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