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不干枯木事

出自宋代项安世的《除夕谕铃下两绝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n sè bù gān kū mù shì,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江边梅柳自知新,病里形容只向陈。
春色不干枯木事,明朝贺岁莫通宾。
()
自知:1.自身知晓、明白。2.自然知晓。
形容:(书)(名)形体和容貌:~枯槁。②(动)对客观事物加以描述:喜悦之情难以~。
春色:(名)①春天的景色;春光:~满园|~撩人。②指酒后脸上泛红或脸上呈现的喜色:他喝得尽兴,脸上已有~。
干枯:(形)①草木衰老或缺乏营养、水分而失去生机:树木~|禾苗~。②缺少脂肪或水分而皮肤干燥:嘴唇~。③干涸:古井~。
木事贺岁:贺年。

《除夕谕铃下两绝句》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边的梅花和柳树自知道春天的到来,
我身体虚弱,只能留在陈家。
春天的美景与凋零的枯木无关,
明天贺岁时,请不要来拜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夜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江边的梅花和柳树察觉到了春天的来临,它们自然而然地展示出美丽的景色,象征着希望和新的生机。而诗人自己却因病困在陈家,无法外出欣赏春景,感叹自身的虚弱和无奈。诗人在最后表示,明天是新年贺岁的日子,但他希望别人不要来拜访,因为他无法与他人分享这喜庆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展现了除夕夜的景象和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梅花和柳树是春天的象征,它们在江边自觉地展示出美丽的景色,与枯木无关。这种景象与诗人的病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渴望和无奈的心情。最后,诗人以明天是新年贺岁的日子为转折,表达了自己对喜庆时刻的矛盾情感。他希望别人不要来拜访,既是因为自己无法与他人分享这喜庆的时刻,也可能暗示了自己对生活的不确定和对疾病的担忧。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景物的对比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的心境和对春节的独特理解。它抓住了春天的符号梅花和柳树,将其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互映衬,展现了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