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时节司文事

出自宋代项安世的《次韵王司理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ài píng shí jié sī wén shì,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它乡异县歘相逢,岐国家声聋贷崧。
仕宦一生无去国,周旋四世不言功。
太平时节司文事,满世交游尽至公。
若把安荣观后进,百年未抵一年中。
()
国家:(名)①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有社会管理的职能。②指一个国家所领有的整个区域。
一生:(名)指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全部时间:~一世|~操劳|~的心血。
不言:不说。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不料。
太平:(形)平安无事:~盛世|天下~。[反]动乱|动荡。
时节:1.季节、节令。2.节日。3.合时、适时。4.时刻、时候。
后进:1.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人或集体。2.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3.后辈。

《次韵王司理二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它乡异县歘相逢,
在陌生的异乡异县,我们偶然相遇,
岐国家声聋贷崧。
你是岐国(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地方),在国家间流传的声誉早已传遍山岳。

仕宦一生无去国,
一生从政,没有离开过我的国家,
周旋四世不言功。
为政四世,却不张扬自己的功绩。

太平时节司文事,
太平盛世的时节,我执掌文事之职,
满世交游尽至公。
与世交往,处处以公正为准则。

若把安荣观后进,
假如将我和安荣(指另一位文官)相比较,
百年未抵一年中。
百年的荣耀也不及他一年的进步。

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项安世对自己平凡的仕途和功业的淡然态度。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异乡遇见了王司理,以及对王司理在岐国的声望的赞叹。作者自称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国家,但并不夸耀自己的政绩,反而强调了自己的谦逊和低调。他在太平盛世中担任文职,与世交往时一直秉持公正的原则。最后,作者提到了与安荣的对比,认为百年的荣耀也不及安荣一年的进步。这表明作者对自己的成就和功业持有一种淡泊的态度,认为真正的进步和成就不仅仅是外在的荣耀,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成长和进步。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功业和成就的看法,既有对他人的赞叹,也有自我反思和审视。通过描绘作者的仕途经历和态度,展示了一种平和的人生观和追求内在价值的精神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