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随征雁看湘鬟。宋代。项安世。千年把号趁朝班,犹著青衫候晓关。冷甚高僧禅榻畔,清于寒露玉壶间。文章奇古源西汉,诗律精深祖后山。师友平生能几许,又随征雁看湘鬟。
诗词:《送孙司户秩满东归考试鄂渚二首》
中文译文:
千年把号趁朝班,
犹著青衫候晓关。
冷甚高僧禅榻畔,
清于寒露玉壶间。
文章奇古源西汉,
诗律精深祖后山。
师友平生能几许,
又随征雁看湘鬟。
诗意:
这首诗是送别孙司户东归鄂渚考试的两首诗之一。诗人项安世通过描写不同场景,表达了对孙司户的欣赏和祝福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古典的诗意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孙司户的赞赏和送别之情。诗开篇以"千年把号趁朝班",形象地描绘了孙司户奋发向前的姿态,表示他在职位晋升之际要东归鄂渚参加考试。"犹著青衫候晓关"则暗示了孙司户在早晨等待关门开放的场景,展现了他勤勉谨慎的性格。
接下来的两句"冷甚高僧禅榻畔,清于寒露玉壶间",以寥寥数词描写了孙司户在禅院中的冷静和清净。高僧禅榻旁的寒冷和玉壶中的清露,都与孙司户的心境相应,表达了他对学问修养的追求和内心的纯净。
下半首以"文章奇古源西汉,诗律精深祖后山",表达了对孙司户在文学才华上的赞扬。他的文章风格源于古人,诗律精深,继承了前人的传统,展示了他对文学的深入研究和追求。
最后两句"师友平生能几许,又随征雁看湘鬟"则表达了作者和孙司户的师友之情。他们在平生中共同学习、交流,互相鼓励和扶持。"征雁"象征着孙司户的旅程,"湘鬟"则指代孙司户的妻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和孙司户的相伴相随,相互支持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孙司户的敬佩和送别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孙司户的品德和才华。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赞美的送别诗。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