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向文房度一僧。宋代。项安世。剡剡兰台缀不亭,翩翩鹦鹉健相陵。少时锋颖先毛遂,晚岁头颅嗣祖能。杜老壁间留扫马,符王宫里罢栖蝇。莫欺贫士无檀施,时向文房度一僧。
《次韵王醇甫藏秃笔三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剡剡兰台缀不亭,
翩翩鹦鹉健相陵。
少时锋颖先毛遂,
晚岁头颅嗣祖能。
杜老壁间留扫马,
符王宫里罢栖蝇。
莫欺贫士无檀施,
时向文房度一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情景,以兰台、鹦鹉和相陵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少时锋颖、晚岁有所成就的思考。诗人也提到了杜老和符王,以及贫士和文房中的僧人,通过这些形象,诗人展现了对社会现象和个人经历的感慨和见解。
赏析:
这首诗词以兰台、鹦鹉和相陵作为景物描写的核心,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兰台的剡剡,映衬着不亭,形成一幅美丽的景象。鹦鹉翩翩飞舞,活泼而灵动,与相陵相得益彰。这些景物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诗中提到的少时锋颖、晚岁头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锐气和晚年所取得的成就的自豪和自省。少年时的锋颖和晚年的祖能相互补充,彰显了诗人的人生智慧和成长经历。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杜老和符王,这些人物形象具有象征意义。杜老留下的扫马,可以理解为杜甫留下的诗篇,永远流传。符王宫中罢栖蝇,意味着清除了宫廷中的腐败现象。这些形象的运用,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最后两句"莫欺贫士无檀施,时向文房度一僧"暗示了贫士和文房中的僧人,暗示了文人的境遇和生活态度。诗人呼吁不要轻视贫士,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才华和价值。同时,诗人也提到了文房中的僧人,暗示了寻求心灵寄托和修养的重要性。整首诗词通过对不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社会和个人境遇的思考,并表达了对人生和文化传承的思索和感悟。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