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须汗漫跨麒麟

出自宋代项安世的《送罗机宜秩满东归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uè xū hàn màn kuà qí lí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风髯飞动俨长身,缥缈襟期不受尘。
岂是契然忘应物,亦知蕞尔漫劳人。
若非事业惊当仁,也合文章作近臣。
此外世间无处著,却须汗漫跨麒麟
()
长身,缥缈,襟期,不受,岂是,蕞尔,事业,文章,近臣,世间,无处

《送罗机宜秩满东归三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罗机宜的形象,表达了对他职位升迁的祝贺和送别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髯飞动俨长身,缥缈襟期不受尘。
中文译文:长胡须随风飘动,端正挺拔的身姿,穿着轻盈的衣袍不受尘埃侵扰。

诗意:诗人通过描绘罗机宜的形象,展示了他的风采和高贵。风髯飞动象征着他的英俊和风度,缥缈襟表示他高贵不凡的品质。这些形象使得罗机宜在人群中独树一帜,彰显了他的非凡之处。

赏析:诗中的风髯飞动和缥缈襟是通过形象的描绘来突出罗机宜的气质。风髯飞动表现了他的英俊和风度,使人对他的形象产生深刻的印象。缥缈襟则表达了他高贵不凡的品质,使他与众不同,显得更加出众。整首诗通过描绘罗机宜的形象,展现了他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地位的卓越,体现了作者对他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岂是契然忘应物,亦知蕞尔漫劳人。
中文译文:怎么会轻易忘记应有之物,也知道人们的辛劳艰苦。

诗意:诗人表达了罗机宜不忘本来,知道人世间的辛劳和劳苦。他的卓越地位并没有使他迷失自我,他依然保持着对人间真实的认识,对劳苦大众的关怀。

赏析:诗中的契然忘应物表达了罗机宜并不因为升职而忘记了应有之物,保持了对人世间的真实认识。这种态度使得他在官场中不仅成就斐然,同时也得到了人们的敬佩和认可。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赞美了罗机宜的品德和胸怀,强调了他的高尚和博大。

若非事业惊当仁,也合文章作近臣。
中文译文:若非出色的事业使他成为当仁不让的人,也适合从事文学成为近臣。

诗意:诗人认为,如果不是罗机宜出色的事业成就使他成为应当受到尊重的人,他也适合从事文学创作,成为皇室近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罗机宜全面才华的认可,无论从事何种领域都能有出色的表现。

赏析:诗中的句子表达了对罗机宜全面才华的赞美和认可。诗人认为罗机宜不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且在文学创作方面也能取得优秀的成绩。这种全面的才华使得罗机宜具备了成为皇室近臣的条件。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罗机宜的信任和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多才多艺的期望。

此外世间无处著,却须汗漫跨麒麟。
中文译文:虽然在世间找不到合适的位置,但仍需跨越困难追求卓越。

诗意:诗人认识到罗机宜在世间找不到合适的位置,但仍然鼓励他超越困难,追求更高的成就。这句诗表达了对罗机宜坚持追求卓越的支持和鼓励。

赏析:诗中的此外世间无处著表达了罗机宜在官场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的现实困境。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泄气,而是鼓励他跨越困难,追求更高的成就。这种鼓励和支持体现了诗人对罗机宜的赞赏和对他未来发展的期望。

综合赏析:《送罗机宜秩满东归三首》通过描绘罗机宜的形象、赞美他的品德和才华,表达了对他卓越成就的祝贺和送别之情。诗中展示了罗机宜的风采和高贵,他不忘本来、关心他人的品质,以及他全面的才华和追求卓越的决心。整首诗以优美的词句和细腻的描写,将罗机宜塑造成一个令人敬佩和向往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宋代士人对品德和才华并重的价值观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