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百尺楼。宋代。项安世。塞垣秋易觉,八月索衣裘。露熟千株橘,风高百尺楼。人多宋玉赋,边倚卫公筹。水落鱼方贱,年丰酒易求。少留元不恶,三峡正幽幽。
《次韵王少清告归七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诗意主题是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示了岁月的更替以及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态度。
诗的开篇写到“塞垣秋易觉,八月索衣裘”,描绘了秋天的边塞景象,意味着季节的变迁,人们在秋天已经感受到了寒意,开始索取衣物来御寒。这一景象暗喻着时间的流转,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接着,诗中出现了“露熟千株橘,风高百尺楼”。这一描写展示了秋天的丰收景象,橘子已经成熟,而高楼在秋风中显得更加高耸。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和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人物活动。提到“人多宋玉赋,边倚卫公筹”,暗示了文人雅士的聚会和讨论。宋玉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这里指的是文人们纷纷模仿宋玉的作品进行创作。而“卫公筹”则是指卫公,即指战国时期的卫鞅。这里描绘了文人们依靠文学和智慧来思考边疆事务和国家政策的场景。
最后两句“水落鱼方贱,年丰酒易求。少留元不恶,三峡正幽幽”则表达了对于物质贫乏和生活简朴的推崇。水退了,鱼的价格变得便宜,丰收的年景使得酒易于获得。这里作者以贫贱的物质条件来对比人们的心态,表达了对于简朴生活和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绘,以及对时光流转和生活境遇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以及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这首诗既展示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又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质贫乏和生活简朴的推崇和思考。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