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生推本对春秋

出自宋代宋庠的《读史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ǒng shēng tuī běn duì chūn qi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贾傅感伤论表饵,董生推本对春秋
蹶张抵几能为相,谁序儒家冠九流。
()
感伤:(形)有所感触而悲伤:~不已。
论表饵推本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能为

《读史二首》是宋代诗人宋庠所作,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士人的期望。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贾傅感伤论表饵,
董生推本对春秋。
蹶张抵几能为相,
谁序儒家冠九流。

第二首:
杜陵丘壑风云变,
楚国宫阙日月流。
学道未免须尽力,
双才未必得相求。

诗意:
《读史二首》一诗主要讨论了历史和人才的问题。第一首诗提到了贾傅和董生,他们对历史的研究和对经典的推崇。作者表达了对贾傅和董生这样的才子能否成为辅佐朝廷的人物的担忧,以及谁能真正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成为九流中的佼佼者。

第二首诗则以杜陵和楚国为背景,描绘了历史变迁的景象。作者认为学习和修养道德是必须要努力追求的,而双重才能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得到朝廷的重用。

赏析:
《读史二首》通过对历史和人才的探讨,展现了宋代士人对社会和政治的关注。第一首诗中,作者以贾傅和董生作为代表,思考了士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的学问和才能是否足以胜任重要的职位,以及如何在儒家思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是作者关注的焦点。

第二首诗则着重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才的选择。通过描述杜陵和楚国的景象,作者表达了历史风云变幻的不可预测性。他认为,学习和修养道德是士人所必须的,但仅有双重才能并不能保证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揭示了宋代士人对历史和人才问题的思考和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士人道德修养和学问修养的期望。这些主题展示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价值观,对后世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