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籥行周矣。宋代。宋庠。岁籥行周矣,官斋坐悄然。脩篁全露节,衰柳不停烟。霜苦云收阵,天斜月控弦。寸心如斗柄,常在帝车前。
诗词:《孟津岁晚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宋庠
孟津岁晚十首是宋代文学家宋庠创作的一首十首联的诗作。这首诗以孟津为背景,描绘了岁末的景象和作者的心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岁末时节的景象和作者的情绪。诗中所描述的孟津,是一座位于洛阳附近的古城,常常被用来象征岁末。
诗的开篇,“岁籥行周矣,官斋坐悄然”。岁籥是岁首和岁末时举行的祭祀仪式,行周指岁末的祭祀已经进行完毕,官斋指官府的庙宇。诗人描绘了祭祀仪式结束后的官斋,静谧而寂静。这一描写暗示着岁末的沉寂和冷清,与年初的繁忙和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脩篁全露节,衰柳不停烟”。修竹的节节露出,衰弱的柳树上的烟雾不断飘散。这里的竹与柳成为了岁末景象的象征。竹代表着坚韧和挺拔,而柳则象征着衰老和凋零。通过对竹和柳的描写,诗人将岁末的凄凉和岁序更迭的无情展现出来。
然后,“霜苦云收阵,天斜月控弦”。霜的苦寒在云层散去,天空倾斜,月亮像琵琶的琴弦一样悬挂。这里的霜、云、天、月都是寓意丰富的意象。霜象征着寒冷和严寒,云层消散则代表着寒冷的减弱,天斜月控弦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最后,“寸心如斗柄,常在帝车前”。诗人将自己的心情与斗柄和帝车联系起来。斗柄是古代用来搬运重物的工具,常常象征着辛劳和奉献。诗人表达了自己忠诚于帝王的心意,将个体的命运与帝王的车轮相联系。
《孟津岁晚十首》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岁末的凄凉和岁序更迭的无情。通过对孟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这首诗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宋庠的才华和对诗词艺术的独到理解。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