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砌木蝉犹噪。宋代。释智圆。衡门牢落雨苔斑,病起深秋气象闲。照水未能嗟白发,倚栏重得见青山。风高砌木蝉犹噪,社近茆堂燕已还。孤坐孤吟又终日,有谁来此问衰颜。
病起二首
衡门牢落雨苔斑,
病起深秋气象闲。
照水未能嗟白发,
倚栏重得见青山。
风高砌木蝉犹噪,
社近茆堂燕已还。
孤坐孤吟又终日,
有谁来此问衰颜。
【中文译文】
荒芜的衡门上满是雨水和苔藓,
病痛缠身,深秋的气息显得静谧。
照镜中的自己未能叹白发的苍苍,
但在栏杆上倚着,重新得见到青山。
秋风高砌木,蝉声依旧嘈杂,
村社靠近茅堂,燕子已经归来。
孤独地坐着,默默吟唱整日,
有谁会来到这里,询问我衰老的面容。
【诗意与赏析】
这是一首宋代释智圆的诗作《病起二首》。诗人在病痛缠身之际,以深秋为背景,描述了自己的境况和内心感受。
首节描绘了诗人的居所,衡门已经荒芜,满是雨水和苔藓,呈现出一种凄凉的景象。病痛使得诗人的生活变得静谧,感受到深秋的宁静氛围。
第二节中,诗人提到自己照镜,看到自己已经白发苍苍,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叹,而是倚着栏杆,重新看到了青山。这里的青山象征着生命和希望,诗人通过倚栏看山,表达了对生活的期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秋风高吹,蝉声依旧嘈杂,村社靠近茅堂,燕子已经归来。这些景象传递出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常态,与诗人病痛的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孤独地坐着,整日默默吟唱,而没有人来问询他的衰老面容。这里抒发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奈,也反映了他在病痛中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以深秋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病痛和孤独带来的无奈和渴望,以及对生命和希望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自己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坚韧。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