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庭树树菓垂霜

出自宋代释智圆的《咏亡有禅师山齐养猕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án tíng shù shù guǒ chuí shuā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闲庭树树菓垂霜,听法犹怜入草堂。
异类岂能知礼节,每来相对坐禅床。
()
草堂:(名)茅屋。多指古诗人或隐士的住房:杜甫~(在四川成都)。
异类:异类,汉语词汇,拼音为yì lèi,原始释义是1、不同种类。2、指不同种类的事物。3、指禽兽神鬼之类。4、旧时称外族。
岂能:岂能qǐnéng怎能;哪能我岂能反对?
礼节:(名)人们在相互往来中为表示尊重对方所采取的各种形式。[近]礼仪。
坐禅:佛教徒静坐思惟禅法。

《咏亡有禅师山齐养猕猴》是宋代释智圆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闲庭树树菓垂霜,
听法犹怜入草堂。
异类岂能知礼节,
每来相对坐禅床。

诗意:
这首诗以禅师山齐养猕猴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异类动物的赞美和思考。诗中描绘了一幅庭院中树上结满霜的果实的景象,禅师则静静地坐在草堂中,倾听法音。作者通过描绘禅师与猕猴的对比,探讨了礼节与非凡存在之间的关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的观察和思考。首句"闲庭树树菓垂霜"将读者带入一个寂静的庭院,树上结满了霜华的果实,形成了一幅寒冷而宁静的画面。接着,诗人将注意力转向禅师,用"听法犹怜入草堂"来形容他静静地坐在草堂中,专注地倾听佛法。这种对禅师的描绘表现了他对禅修境界的敬佩和向往。

随后,诗人通过"异类岂能知礼节"这一句,提出了一个问题:猕猴作为一种异类动物,是否能够理解和遵守社会礼仪?这一问题引发了对礼节与非凡存在之间关系的思考。最后一句"每来相对坐禅床"强调了禅师与猕猴的相对,通过对比,诗人在探讨中表达了对非凡存在的认识和理解。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禅修境界和非凡存在的思考,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