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卷波涛旦暮声。宋代。释智圆。地绝纤尘万籁清,当门幽致画难成。黛妆峰岫高低影,练卷波涛旦暮声。侵竹古廊秋藓合,倚云禅阁夜灯明。上方别有幽栖处,树石参差称野情。
《游开化寺》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游览开化寺时的景色和心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禅意境界的赞叹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地绝纤尘万籁清,
当门幽致画难成。
黛妆峰岫高低影,
练卷波涛旦暮声。
侵竹古廊秋藓合,
倚云禅阁夜灯明。
上方别有幽栖处,
树石参差称野情。
诗意和赏析:
《游开化寺》通过对景色和心境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在开化寺游览时的感受和体验。诗的开头,用“地绝纤尘万籁清”来形容这个地方的宁静幽美,没有丝毫尘埃,万物声音皆清晰。接着,诗人写道:“当门幽致画难成”,表达了开化寺门前的景色如画卷般美丽,难以用笔墨完全描绘出来。
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描绘山峰和波涛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的壮丽和变幻。作者运用“黛妆”一词,把山峰比作妆饰,形容了山峰的高低起伏在空中投下的阴影。诗中的“练卷波涛”形象地描绘了波浪翻滚的景象,显示了大自然的澎湃力量。
随后,诗人写到“侵竹古廊秋藓合”,描绘了秋天苔藓覆盖的竹廊,增添了一丝古朴和宁静。诗的下半部分,写到夜晚的禅阁,夜灯明亮,给人一种祥和宁静的感觉。最后两句“上方别有幽栖处,树石参差称野情”,表达了在这个地方上方还有更加幽静的地方,山上的树木和岩石错落有致,形成了一幅旷野的景象。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在开化寺游览时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丽、禅意的境界,引发读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