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把心神与物争。宋代。释智圆。莫谈生灭与无生,谩把心神与物争。陶器一藏松树下,绿苔芳草任纵横。
《挽歌词三首》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歌词三首
莫谈生灭与无生,
谩把心神与物争。
陶器一藏松树下,
绿苔芳草任纵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超越生死的境界。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过多地讨论生与灭、有与无这些虚幻的概念,也不要将自己的心神与物质争夺。相反,他建议我们学习陶器一样,在松树下安静地藏身,让自然的绿苔和芳草自由地生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释智圆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生灭与无生"指的是生命的起源和终结,以及超越生死的存在状态。诗人认为这些问题是虚幻而无法捉摸的,因此劝告人们不要过于迷恋这些概念,而是要超越物质的争夺,保持内心的宁静。
诗人用"陶器一藏松树下"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宁静与超脱的状态。陶器寓意着纯朴和坚韧,它静静地躺在松树的庇护下,象征着人们应该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绿苔芳草任纵横"则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绿苔和芳草在自然中自由地生长,没有任何束缚,这与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相呼应。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邃的哲理,引导人们超越尘世的纷扰,回归内心的宁静。它提醒我们要超越物质的追逐,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谦逊,与自然和谐共生。释智圆通过诗词,唤起人们对于生命、存在和人性的思考,展示了佛教哲学对于人生境界的启迪和引导。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