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沾木叶深深赤

出自明代袁凯的《次圭法师过金秀才隐居(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āng zhān mù yè shēn shēn chì,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幽人读书黄浦上,萧条茅屋倚溪傍。
霜沾木叶深深赤,潮杂溪流混混黄。
旁舍杯盘多芋栗,秋园门巷亦馨香。
为语当时仲长统,输君清旷自徜徉。
程孟阳曰:“金、元人亦多学杜,未有如此翁之自然者。
妙在旷达,较刘青田尚多着意。
()
幽人:1.幽隐之人;隐士。2.指幽居之士。
读书:学习知识、技能等。
萧条:(形)寂寞冷落,没有生气:经济~。[近]萧索。[反]繁华。
茅屋:用茅草所盖的房屋。
木叶溪流:(名)从山里流出的水流。
混混:1.大水急速翻腾向前。2.指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纯朴未散的状态。3.浑浊。指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亦比喻社会环境的阴暗﹑肮脏。4.混杂貌。5.指无分别﹑不分明貌。6.糊里糊涂,无知无识。7.苟且度日。8.无业游民;流氓。9.波浪声。
馨香:(书)①(形)芳香。②(名)祭品的香味:~祷祝。
徜徉:安闲自在的徘徊。

《次圭法师过金秀才隐居(二首)》是明代袁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居读书的隐士和金秀才的交流场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幽居的人在黄浦上读书,
破旧的茅屋依偎在溪边。
霜沾着树叶,变得深红,
潮水与溪流交织成黄色。
旁边的屋子里盛满了芋和栗,
秋园的门巷也弥漫着馨香。
当时的仲长统说:“金、元时代的人也多学习杜牧,但没有像这位老人那样自然。他的妙处在于旷达,比起刘青田还更加注重自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读书人和金秀才的相遇。隐士居住在黄浦边,茅屋倚靠在溪水旁边,萧条而宁静。诗中描绘的景物有树叶上沾满了霜,变得深红,溪水与潮水混合形成黄色的画面。旁边的屋子里盛满了芋和栗子,秋园中弥漫着香气。这些景物勾勒出了一幅幽静而宜人的画面。

诗中的隐士以旷达的姿态自然地度过他的日子,专心读书,不受世事的干扰。他的旷达和自然让当时的仲长统赞叹不已,认为金、元时代的学者虽然也学习了杜牧的风格,但没有像这位隐士那样表现出如此自然的风采。这种自然的表达方式与刘青田的作品相比,更加注重真实和自然。

整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幽静的隐士生活和读书的情景,展现了袁凯对自然和旷达的追求。通过对比金、元时代学者的学习和刘青田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真实表达的赞美,强调了自然和真实的重要性。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对自然的崇尚,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袁凯朗读
()